본문 바로가기

三国遗事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

《三国遗事》是一部以古朝鲜、三国、驾洛和后三国等不属于古代正史的遗闻逸事为背景编撰的编年体史书。

三国遗事由5卷2册9篇构成。

这是一部关于古代社会的历史、风俗、宗教、文学、艺术和语言等方面的基础书籍,收录了许多《三国史记》中没有的史料。

目前,尚无法考证《三国遗事》最初出版的确切时间,但现存版本中没有一个是高丽时代的版本,均为后世朝鲜时代版刻印刷的。

《三国遗事》由五卷两册九篇组成。九篇分别为王历、纪异、兴法、塔像、义解、神咒、感通、避隐和孝善。

《王历》第一中收录了三国、驾洛和后三国的王朝时代和年表。其中记录了君王的代数、即位年代、在位年数、陵寝名称、陵寝所在地、火葬记事、关于王母的记录、关于王妃的记录、年号的使用、与中国的交涉关系、对国号的说明、寺庙的建立、迁都、关于筑城、堤防和市场的记录、外侵记录等和国家重大事件。

* 《三国遗事》由五卷两册九篇组成。

卷一
  • 《纪异》第一中收录了关于古朝鲜、三韩、扶余、高句丽、百济和统一之前的新罗等历代各国的史料。其中,描述了自檀君朝鲜起的古代史到新罗统一之前太宗武烈王时代,围绕王朝更迭的重要历史和秩文等三十六项内容。
卷二
  • 未另设篇目,主要描述了文武王之后,即统一之后的新罗、百济、后百济和驾洛国记。描述方式同卷一,共计二十三项。
卷三
  • 《兴法》第三以新罗为中心描述了佛教传入历史。《塔像》中主要记录了石塔、梵钟、佛像、寺刹等佛教信仰对象。
卷四
  • 《义解》第五收录了新罗学僧和律师的传记。
卷五
  • 共由四篇组成,其中《神咒》第六收录了密教神僧史迹;《感通》第七收录了令人感动的古传;《避隐》第八收录了藏形匿影的高僧传记;《孝善》第九收录了关于尽孝和报恩的佳话。

作者介绍

一然大师于高丽熙宗2年(1206年)出生在曾经是庆州属县的章山郡(今庆山市)。

一然大师俗姓金,俗名见明。

일연스님 초상화

9岁时出家, 在海阳(今光州市)无量寺开始学习佛法。14岁时,在雪岳山陈田寺投于大雄长老门下,剃度受具。后游历讲席和禅林修行,被众僧评为“九山四选”之首。22岁时,应试僧科选佛场,以上上科及第,在包山(玄风琵瑟山)宝幢庵驻锡修禅。此后的22年,辗转包山诸寺涉猎众多体系的信仰和思想,而不拘泥于特定信仰或宗派。

44岁时, 高宗36年(1249年),一然大师应邀到郑晏成立的南海定林寺担任主法。高宗46年(1259年),54岁的一然大师成为大禅师。两年后的元宗2年(1261年),受王命赴江华禅月寺开坛讲学。元宗5年(1264年),一然大师退居迎日的云梯山五鱼寺,不久后重回包山仁弘寺。忠烈王即位的1274年,重修久居11年的包山仁弘寺,接受赐额,更名为仁兴寺。后重修包山东侧的涌泉寺,更名为佛日寺。次年,一然大师在仁兴寺刊行《历代年表》。

72岁时, 忠烈王3年(1277年),受王命赴云门寺驻锡弘扬禅风。忠烈王8年,一然大师觐见忠烈王,受命驻锡开京的广明寺。次年,78岁的一然大师被册封为国尊,封号“园径冲照”。之所以不册封为“国师”而是册封为“国尊”,是因为元朝进行了干涉,阻止使用元朝使用的国师称号。此后,一然大师退居麟角寺,先后两次举行九山门徒会。旨在围绕迦智山门,保障佛教系的教权。忠烈王15年(1289年)春,一然大师在麟角寺命人刊行《人川宝鉴》,当年7月圆寂,享年84岁。忠烈王追封谥号“普觉”,塔号“静照”。

一然大师圆寂六年后的忠烈王21年(1295年),根据混丘(无级,俗名清玢)编撰的生平录,由闵渍在麟角寺竖立一块石碑,上刻集王羲之字的《高丽国华山曹溪宗麟角寺迦智山下普觉国尊碑铭》。石碑的背面刻有真静大禅师清玢(无极)立碑的原委,以及列有门徒和檀越等人姓名的碑阴记。碑文中显示,一然大师著有《语录》(2卷)、《偈颂杂著》(3卷)、《重编曹洞五位》(2卷)、《祖派图》(2卷)、《诸乘法数》(7卷)、《大藏须知录》(3卷)、《禅门拈颂事苑》(30卷)、《重编祖庭事苑》(30卷)等共100余卷佛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