콘텐츠
三韩时代
- 于三韩时代形成辰韩的如湛国、小登崩国等部族国家。
三国时代
- 新罗初期设立了奴同觅县;
- 统一新罗时代的景德王16年(公元757)在全国设立9州,对郡、县进行更名时改为军威县、孝令县、缶林县,成为崇善郡(现:善山)的邻县。
高丽时代
- 显宗9年(公元1018),军威县、孝令县、缶林县(更名为缶溪县)归属尚州牧,义兴郡归属安东府。
- 仁宗21年(公元1143),军威县、孝令县、缶溪县从尚州牧重新划归给一善郡,
- 恭让王2年(公元1390),孝令县划归军威县、缶溪县划归义兴郡,各自整合并设立了监务。
朝鲜时代
- 太宗13年(公元1413)将义兴郡降为义兴县,
- 高宗32年(公元1896)又重新将军威县和义兴县升为郡。
- 高宗33年(公元1896)根据8月4日训令第35号实施十三道制,成为庆尚北道的军威郡和义兴郡。
日帝强占期
- 公元1914年3月1日,根据部令第111号合并部、郡、面,义兴郡并入军威郡,由其管辖8个面时将部分义城郡巢野面(县:仁谷、阳地、乐田、加岩、石山、鹤岩)并入军威郡古老面,
- 公元1915年1月1日,根据部令第173号将义城郡召文面(现:龙台)并入军威郡军威面。
光复之后
- 公元1973年7月1日,根据行政区改编将义城郡金城面广岘1、2、3洞并入军威面、将善山郡山东面桃山1、2洞并入召保面,由此下属管辖8个面177个洞。
- 公元1979年5月1日,军威面升为军威邑(1邑7面)
- 公元1983年2月15日,根据行政区改编将缶溪面高谷洞、梅谷洞并入孝令面、山城面元山洞、锦阳洞并入义兴面。
- 公元1988年1月1日,根据行政区调整将山城面花田洞划分为花田1、2洞,同年5月1日将洞更名为里。
- 公元1989年1月1日,根据行政区改编将召保面大兴1、2里并入军威邑。
- 公元1991年1月1日,根据行政区调整将缶溪面大栗里分为大栗1、2里,下属管辖1邑7面179里。
- 公元1996年3月13日,根据行政区调整将军威邑西部1里划分为西部1、3里,孝令面高谷1里划分为1、3里,缶溪面南山里划分为南山1、2里,经划分后下属管辖1邑7面182里。
- 公元2010年3月1日,根据行政区调整将古老面槐山1、2里合并为槐山里,鹤城2、3里合并为鹤城2里,仁谷1、2里合并为仁谷里,经合并后下属管辖1邑7面179里。
- 公元2012年2月28日,根据行政区调整新设孝令面将军4里,下属管辖1邑7面180里。
페이지 만족도조사
- 담당부서 :
- 전화번호 :
- 최종수정일 : 2023-09-15